政務公開

ABOUT US

江山產品溯源服務

400-0899-333

政務公開 政務公開
  • 江山市電子商務“十縣百億”工程實施方案
    2020-11-03 17:00:02


    為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發揮電子商務“雙創”引擎作用,推動全國“一縣一品”地標農產品產銷協作,完善我市農產品供應鏈體系,打造全國知名的網銷農產品集散中心,結合我市實際,決定實施電子商務“十縣百億”工程,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推動全國“一縣一品”地標農產品產銷協作,完善我市農產品供應鏈體系,輸出“縣域電商?江山模式”,著力構建合作共贏的精準扶貧新型模式。


    二、總體目標


    整合我市電子商務產業資源,對接全國“一縣一品”地標農產品,與10個以上縣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三年努力,打造10個以上線上知名的地標農產品品牌,到2020年實現全市網絡零售額超100億元目標,將我市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網銷農產品集散中心。


    三、工作內容


    (一)建設農產品集散中心


    建設年儲存3萬噸生鮮的農產品C端集散中心,完善農產品冷鏈倉儲、冷鏈物流承接設施。整合我市現有冷鏈倉儲資源,全力解決生鮮類產品冷鏈倉儲問題,打造全國農產品集散中心和全國地標性生鮮類產品華東倉,為推進“十縣百億”工程農產品集散提供保障。


    牽頭部門:商務局、賀村鎮


    配合部門: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農辦、團市委、經濟開發區


    (二)建設快遞產業園


    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完善電子商務配套服務,建設以智能倉儲、分揀、包裝、配送體系及電商招引、孵化為一體的快遞產業園。爭設快遞物流江山分撥中心,引導順豐、四通一達等快遞物流公司集聚發展,降低電商企業物流成本。


    牽頭部門:商務局


    配合部門:服務業辦、財政局、國資辦、規劃局、國土資源局、招商局、郵政局


    (三)引進培育農產品電商龍頭企業


    進一步完善電商扶持政策,加大對農產品電商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三年內引進或培育年網絡零售額1000萬元以上農產品電商龍頭企業15家,引進或培育年網絡零售額3000萬元以上農產品電商龍頭企業6家,引進或培育年網絡零售額5000萬元以上農產品電商龍頭企業3家,進一步強化我市農產品電商渠道優勢。


    牽頭部門:商務局


    配合部門:經濟開發區、招商局、財政局、服務業辦


    (四)開發農產品電商信息交互系統


    提升農產品電商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建立農產品電商信息交互系統,對我市農產品電商的信息發布、訂單處理、交易數據、信息反饋等進行收集整合,集中予以展示和分析,提高農產品電商的信息交互能力。


    牽頭部門:商務局


    配合部門: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統計局


    (五)舉辦農產品電商資源對接會


    精準對接農產品資源豐富的縣域,篩選縣域地標農產品,成立工作專班,深入考察洽談,盡快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每年在我市舉辦一場全國性農產品資源對接會暨江山獼猴桃電商節,為推進“十縣百億”工程農產品集散提供資源對接平臺。


    牽頭部門:商務局


    配合部門:財政局、經濟開發區、農業局、林業局、農辦


    (六)實施地標農產品精品計劃


    指導合作縣域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地標農產品產銷協作機制,培養農戶訂單意識、品牌意識,推進標準化生產,完善品質監控體系,促進產品質量提升,為地標農產品上行提供品質保障。重點打造一批以江山獼猴桃、鴿子蛋、綠牡丹和白水蘋果、蒲城酥梨等為代表的地標農產品品牌。


    牽頭部門:商務局


    配合部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農業局、林業局


    (七)建立零散農產品上行機制


    針對農戶零散農產品上行難題,借鑒江山“蘿卜白菜”平臺“店商+電商”融合發展經驗,打造“農戶+合作社+農村網點收集+連鎖物流配送+社區網點自提”本地銷售模式。指導合作縣域布局建設連鎖門店,開通020業務,打通農戶農產品上行渠道,同時指導合作縣域整合快消品供應鏈,發展新零售業務。


    牽頭部門:商務局


    配合部門:經濟開發區、農業局、林業局、農辦


    (八)建立農產品電商標準化體系


    建立完善我市農產品電商運營機制,創新運營模式,總結成功經驗,制定我市農產品電商采購流通環節標準化體系,涵蓋采后處理、包裝配送、儲藏保鮮和售后客服等各個環節,著力打造農產品電商的“江山模式”。


    牽頭部門:商務局


    配合部門:市場監管局、農業局、林業局、農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府辦、商務局、財政局、規劃局、國土資源局、市場監管局、招商局、農業局、林業局、國資辦、經濟開發區、農辦、團市委、服務業辦、統計局、郵政局、賀村鎮等部門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市商務局,負責組織實施“十縣百億”工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注重宣傳引導。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進行重點宣傳和跟蹤報道,著力打響“十縣百億”工程品牌,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參與實施“十縣百億”工程,推動全國“一縣一品”地標農產品產銷協作,完善我市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加快實現“縣域電商?江山模式”輸出。


    (三)強化資金保障。由市財政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合作縣域考察對接、舉辦全國性農產品資源對接會暨江山獼猴桃電商節、農產品電商標準化體系建設和農產品信息交互系統建設等,有效保障“十縣百億”工程順利實施。


    (四)建立考核機制。分解落實“十縣百億”工程目標任務,明確職責分工,強化督查考核,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取得實效。對工作不重視、履職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予以批評問責;對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彰。

  • 江山市電子商務進農村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2020-10-19 16:27:29

    第一條 為規范我市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率,根據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等上級主管部門相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專項資金是指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專項資金,僅可用于我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相關工作。

    第三條 資金來源為中央財政資金2000萬元,其中500萬元用于績效考核獎勵。(屆時省級部門組成的驗收組將對我市整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進行績效考評,若績效考評不達標的則(將)酌情減少績效獎勵)

    第四條 專項資金的使用必須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遵循公開透明、專款專用、科學管理、嚴格監督的原則。

    第五條 鼓勵優先采取以獎代補、貼息貸款等支持方式,通過中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農村電子商務工作。建立臺賬制度,明確責任人和進展時間,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支持以下方向:

    (一)農村流通基礎設施。支持建設農村產品(含農副產品、手工藝品、鄉村旅游、民俗等特色產品及服務等)分級、包裝、預冷等產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預處理設施,完善產、供、銷全鏈條服務,提高農村產品商品化率。支持農村傳統流通企業轉型升級,重點建設本地化連鎖化的服務和營銷體系,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農村流通水平。支持建設完善市、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整合商貿物流快遞資源,開展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鼓勵建設倉儲物流中心,發展智慧物流。用于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

    (二)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支持鄉村電商服務體系的建設改造,整合郵政、供銷、快遞、金融、政務等資源,拓展便民生活、代買代賣、信息咨詢、職業介紹、旅游出行等服務功能,推進智慧鄉村服務應用。支持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和升級,統籌推進品牌、標準、品控、金融、物流、培訓等服務。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應堅持市場化原則,突出服務,強化可持續運營機制。硬件建設應堅持實用、節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設備,閑置廠房。公共服務中心資金使用比例原則上不得高于15%;

    (三)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支持對基層干部、合作社員、創業青年、具備條件貧困戶等開展農村電商培訓。重點強化培訓機制,注重培訓質量而非數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提升美工、產品設計、宣傳、營銷等實操技能;注重培訓后服務而非“一錘子”培訓,建立農村電商培訓轉化機制,加強電商培育與就業用工對接,加強創業孵化,如實做好培訓記錄;

    (四)農村電商產業集聚。電商專業村(鎮)提升改造,完善電商專業村產業體系,強化農村電商產業集聚,輻射帶動周邊電子商務及相關產業發展;

    (五)電商扶貧。開展與對口幫扶地區的產銷對接、人才對接和服務對接,鼓勵利用電子商務手段帶動貧困群體增收。

    充分利用市域內現有各類產業園區、閑置廠房與商業化電商平臺,最大限度利用社會化資源,避免盲目建設電商產業園和資源浪費。同時,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服務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19〕50號)等有關規定,中央財政資金不得用于網絡交易平臺、樓堂館所建設、工作經費及購買流量等支出。

    第六條 專項資金申報對象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依法取得符合相關項目要求資質的企業;

    (二)從事電子商務及相關業務,合法經營,管理規范;

    (三)具有健全的財務機構和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會計信用良好;     

    (四)按要求向主管部門報送項目進展情況、有關交易和活動信息等;

    (五)近三年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嚴重違法亂紀案件等。

    第七條 政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實施的項目,經詢價、單一來源采購、公開招標等形式采購后,按規定支付給承辦單位。

    第八條 其他單位投資實施的項目,經審核驗收通過的,按實際投資額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每個項目資金支持最高不超過實際投資額的50%。

    第九條 每年年底前組織專項資金申報,由承辦主體向市商務局書面申報,所需材料如下(一式四份):

    (一)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專項資金申請表;

    (二)申請報告(含基本情況、項目完成情況);

    (三)項目承辦主體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復印件;

    (四)項目承辦主體上年度審計報告(或財務報表)、納稅證明等;

    (五)項目承辦主體承諾書(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負法律責任);

    (六)涉及投資的,需提供投資額發票、資金往來憑證等;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項目明細、圖片等證明材料。

    第十條 市商務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會同相關部門對項目進行材料審核(必要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數據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審計)、實地核查和考評驗收,驗收合格并經公示后,由市財政局、商務局、農業農村局聯合下達資金支持文件,由市商務局辦理撥付手續。

    第十一條 項目承辦主體獲得的專項資金應單獨核算,專款專用,對使用績效情況進行總結,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項目承辦主體應接受市商務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的監督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

    第十二條 獲得專項資金的項目承辦主體應在支持項目顯著位置標注“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字樣。

    第十三條 獲得專項資金的項目承辦主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商務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將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追繳扣回支持資金、取消今后享受財政專項資金資格等處罰,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騙取專項資金的;

    (二)不按規定使用專項資金的;

    (三)有其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行為的。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市財政局、商務局、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

  • 江山市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管理辦法
    2020-10-19 16:25:06

    第一條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農村電商發展,強化對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管理,切實做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根據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等上級主管部門相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江山市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相關工作。

    第三條 市商務局為本辦法所稱的項目牽頭部門,市商務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落實相關工作。

    第四條 政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實施的項目,由市商務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謀劃,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確認后,采用詢價、單一來源采購、公開招標等形式實施。其他機構負責實施的項目,可由企業、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運營主體、行業協會等自主申報,經市商務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聯合會審確定后,報上級主管部門審定。

    第五條 重點支持農產品上行、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農村電商配套支撐體系、電商扶貧體系、農村電商產業集聚體系有關項目。

    第六條 項目承辦主體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依法取得符合相關項目要求資質的企業;

    (二)從事電子商務及相關業務,合法經營,管理規范;

    (三)具有健全的財務機構和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會計信用良好;

    (四)按要求向主管部門報送項目進展情況、有關交易和活動信息等;

    (五)近三年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嚴重違法亂紀案件等。

    第七條 項目實施前期,各項目承辦主體應及時向項目牽頭部門報送實施方案和計劃。由項目牽頭部門對承辦主體下達分階段實施要求,并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第八條 項目實施中期,各項目承辦主體應定期報送項目實施進度。由項目牽頭部門開展中期評估,如發現進度滯后、內容不符等問題,應進行督促、指導,確保如期完成項目建設。對中期評估不合格的項目,可取消承辦主體資格。

    第九條 項目實施后期,各項目承辦主體應向項目牽頭部門提出驗收申請,由市商務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采用部門聯合評審和現場驗收相結合方式進行驗收。驗收通過并經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申報相關資金補助。

    第十條 本辦法由市財政局、商務局、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